最近,我家的孩子变了……

   小薇活泼开朗,和男孩来往比较多。在一次家长会上,老师向小薇妈妈反映小薇与某男生的交往比较频繁,希望家长注意孩子的早恋倾向。回到家后,妈妈对她大声训斥,根本不听她的解释,事后,小薇委屈的大哭一场,几乎一夜没睡,第二天由于精神状态不好,小薇又被老师批评了一番,从此原来活泼的小薇越来越沉闷,学习成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,她的妈妈感到事态严重,在开导无果的情况下只好带着小薇走进了心理咨询门诊。

 

   首先,谈谈“早恋”这个词。其实,在西方国家,并没有“早恋”这个说法。十六七岁的孩子公开恋情是很正常的事情。所以我更倾向于把“早恋”称为“青春期恋情”。这并不是说我鼓励青春期孩子公开恋情,我只是想借此提醒各位家长:青春期的恋爱并不是一件很见不得人、很龌龊、很反常的事情。孩子大了,生理在发育,心理在成熟,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,对家长来说,应该把这看成一件好事,因为这证明你的孩子处于正常成长阶段,而且有丰富的情感。

   心理学家认为,青少年时代能与异性建立健康的情感,能够理解异性,尊重异性,并且能与异性建立自然友爱的关系,会为他们日后发育成熟顺利地进入恋爱和婚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!

 

   对于孩子来说青春年华有一段青涩的情感,也是一种成长的体验和经历。很多人成年后回忆起青春年少的情愫,都会觉得美好和怀念。但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仍需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学业上,家长很怕心思分到别的地方就影响学习成绩,而且青春期孩子毕竟心理不够成熟,很难把握爱情的界限,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了“青春期恋情”时,就需要您的有效疏导。

 

小薇的遭遇在中学生中很普遍,那么面对孩子青春期恋情的到来,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有效帮助和疏导呢?

 

1、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变化,不要给孩子扣上各种消极的帽子


  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谈恋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一定要站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立场上。这个过程要一方面要给孩子更多的宽容,另一方面要给他们生理和心理知识进行“补课”,做更多的疏导工作。

 

2、要积极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独特阶段


 

给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导,而不是棍棒、打骂和威胁;孩子们都是有强烈自尊的,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,首先是要尊重学生,然后与他们进行沟通,对早恋宜疏不宜堵,家长们不能认为恋爱是十恶不赦的事,更不可因此对孩子有过激行为。

 3、要记得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坚强后盾


 

   帮助孩子协调处理好青春期的种种困难和烦恼。很多时候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怀,所以孩子寻找外面的寄托。恋爱可以说是一种亲情,如果在家人的身边一直有一种约束感,不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,而在同龄人中不会有这种感觉,会表达自己的感情,产生一种类似亲情的感觉,这就是所谓的爱情,而这种感情过早的表达出来就是早恋。

与其将来担心孩子婚恋,不如及早引导


 

网上流传过一句话,中国父母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谈恋爱,然后大学毕业就结婚。这句话看似玩笑话,但也真实反应了一些家庭的现状。

 

   中国“非性化”的教育是怎样的呢?我们许多人从小一直被教导要做乖小孩,好小孩,被灌输“只要我好好学习,做个好人,一切都会有的”这样一种天真又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。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七情六欲是不被父母尊重的,你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于做一个乖小孩,好小孩这一目标。于是,无数人的整个青春期都用来刻苦读书和学习,一个人长期处在一个无欲无求,自我压缩,不关心自己身体和心理需要的状态里,长大后便不知道如何与异性交往,更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,成了所谓的“爱无能”。

 

   有的女孩学业优秀,甚至有海外求学背景,但是从未恋爱过,眉头常常紧缩着,给人严肃紧张的感觉,与异性说话声音极低,很羞怯。她们遇到喜欢的异性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给对方发送信号,也不敢打电话、发微信,只懂得一味地被动等待。深入了解才知道,她的父母对她的道德要求很高,从小不允许她和男生玩,要她做一个乖乖的淑女,晚上十点之前必须回家,成年之后也是如此,不允许在外面过夜。

 

   有的男孩也是如此,非常听父母的话,父母不让做的事情就完全不做。在恋爱上,从未主动追求过一个女孩,说话、做事都很被动,从不会向异性表现自己,给人一种严重的自我压缩感。

 

   在豆瓣上,有一个小组叫“从没谈过恋爱的人”,小组成员有十五万之多,他们这样描述自己,“不知道自己是爱过还是没爱过,被爱过还是没被爱过,好像记忆里,有人疼过,也疼过人,可就是,没有明明白白恋爱过。”

 

所以,作为父母,必须理性的去面对“早恋”这个词,千万不能简单定性和禁止,而是需要引导孩子了解如何与异性交往,清楚什么才是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