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爱中长大的人,才会修得一颗平常心。」

 

“惯子如杀子,溺爱出逆子”,这句话带来的恐慌,曾经贯穿一代人的成长。

 

无数家长将它放大,极端化,然后作为自己的育儿座右铭,用它剥夺孩子被爱的权利,毁掉孩子一生的安全感。

 1

 

晓曼每次上街,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和父母亲昵,就会远远地站着,看上很久,然后长长地叹气。

 

晓曼的女儿十二岁,品学兼优,琴棋书画无一不通,可就是性格特别孤僻,而且讨厌与人肢体接触。

 

有次过马路,晓曼想牵女儿的手,女儿竟像触了电一般,一下子就甩开了。从那次起,晓曼开始观察,她发现,同龄的女孩子都喜欢结伴,勾肩搭背牵手挽臂,而她的女儿,却总是踽踽独行。

 

 

晓曼夫妇询问女儿,可孩子拒绝与他们沟通。不得已,带她看了心理医生。医生和女儿聊了几次,初步得出结论:幼时孩子长期生活在思想紧张、精神焦虑的心理状况中,长此以往,就诱发了肢体接触恐惧症。

 

而罪魁祸首,竟是父母的严格。

 

晓曼对孩子,从没惯过。一岁多自己吃饭,摔倒了自己爬起来,和小朋友起冲突自己解决。每当女儿撒娇或者求助,晓曼都会将她推回战场:“不惯你这臭毛病!”

 

女儿八岁时,有一次回家哭着和她说:“妈妈,你帮我去打小武!”晓曼不仅没问原因,还一脸嫌弃:“哭什么!没出息的样子!早跟你说那家人不好,你招惹他们干嘛!”

 

后来,孩子再没为任何事情求助过她。

 

孩子越长大越顺从,可看上去一点都不快乐,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。

 

太过严格,就变成了冷漠。想起过去对孩子的严格,晓曼后悔不已,然而现在想要孩子敞开心扉,已经没那么容易了。

 

惯子如杀子,可这里所说的惯,是极端化的娇惯,是毫无原则的宠溺,是纵容孩子去挑战别人和社会的底线,而不是,连最基本的爱和支持都不给。3723350991945730466.jpg

 

 

2

 

被严格要求的孩子,短线上很容易赢过其他同学。可将时间线拉长,就会发现,那些曾经以 “为你好”为由的过度克制,都会变成孩子成人后无法疗愈的心伤。

 

就像晓曼的女儿,她从骨子里认为,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,出于自我保护,便把真实的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,在避免灰尘的同时也隔绝了阳光。

 

这样长大的孩子,对于爱的把握能力往往会矫枉过正。因为她们没被正确地爱过,自然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自己,更别提爱他人了。

 

有位旁人眼中优秀无比的女生曾在微博写到:我羡慕所有在坦然的爱里长大的小孩,像我这种从小到大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自己哭完自己擦眼泪的人,别人给得多一点就会惶恐不安,为了想要多一点点爱,又要去飞蛾扑火。

 

我很感谢父母让我成长为独立自由的人格,但同时也会觉得可惜,我知道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: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。

 

而爱,恰恰是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。

 

得不到时就飞蛾扑火,得到时又诚惶诚恐。在爱里患得患失的成年人,他们的字典里缺这两个词:安全和平衡。

 

中国的父母,素来内敛,不会在言语和肢体上对孩子表达爱意。唯一的出口,就是行为上的体现。

 

可还是有许多父母,因为害怕惯大的孩子没出息,“理性”地关闭了这一出口。

 

这是一代父母的认知局限,也是一代孩子的隐痛。

 

 

3

 

 

 

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。

 

小时候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古怪。凡事都得按照她的意愿来,有一点不合她意愿的事,绝对不会参与也不会配合。

 

刚好她有一个一起长大的表妹,性格温和乖巧,遇事又特别大方随和。她说,在表妹的对比下,小时候几乎没有人喜欢她,实在是太不讨喜了。

 

当时有特别多的人说她妈妈,说,你这样惯着孩子,一点规矩不懂,你是害了她,长大以后会被教训的。但她妈妈总是笑一笑,说,哎呀,我也就这么一个孩子,惯就惯着吧。

 

朋友说,虽然小时候不讨喜也没什么朋友,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孤单,因为妈妈给了她一个边界很宽阔的世界,让她野蛮生长了很多年,慢慢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
 

现在这个朋友,开了一家广告公司,规模不算大,但是业界口碑很好。与她打过交道的朋友和客户没有人不喜欢她的。记得有一个共同的朋友评价说她,懂得自己要什么,有原则,但在自己的原则里可以很好的与人沟通,真诚也温暖,情商特别高。

 

一个被爱包裹着惯大的人,有着充足的爱的库存,所以内心充实,没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影响,心态平和坦荡。

 

在爱中长大的人,才会修得一颗平常心。

 

 

4

 

《爸爸去哪儿》播了这么多季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却是第一季时,村长对石头的一次小采访。

 

村长问: “你觉得爸爸爱你吗?”

 

听到问题后,石头眼神飘忽,脸上写着不自信和不确定。

 

他犹豫了很久说:“有时候会爱我吧。”“不爱我的时候,就不理我呗。”

 

石头的表情和话语刺痛了我心中那个没长大的自己,也唤醒了已成为妈妈的我。

 

世间没有一对父母是不爱孩子的,可是如果父母一点都不肯惯着孩子,传达到孩子那里,就会变成不一样的答案。

 

因为孩子的逻辑很简单:你不惯着我,就是不爱我。

 

而“父母不爱我”这样的想法,会写入孩子的潜意识,令他终其一生都逃不出“身后空无一人”的孤独感。

 

孩子,原本就是用来“惯”的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5

 

所以,孩子会被“惯”坏吗?

 

我不认同。很多人下意识中会认为,孩子收到的爱越多,就越容易无所顾忌。事实上,真正的爱从来不会让人变坏。反而是以爱之名的控制,会有不少的问题。

 

被“惯”大的孩子,内心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,也会有勇气,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。他们知道,父母是他们永远的退路和归属。

 

所谓“惯”,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,而是用爱去富养孩子。容许孩子在父母前面偶尔撒娇、偶尔自私、偶尔无理取闹,放任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。

 

父母之爱,应该理性,可不应该过于理性。

 

所有的严格,都应该建立在充分的爱的前提之下。而充分的爱,表现出来一定是娇惯。

 

如果担心我们给的得太多,孩子就会被惯坏,那只能说明,我们给的,并不是真正的爱。

 

 

/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