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不是论理的地方……
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。所谓今生,就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。人生是在不断修炼自己的同时,逐步完善自己的一个过程。人这一生所为何来?稻盛和夫说就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。
伤疤之所以会疼,是因为我们热衷于去抚摸、去回味、去示人。若情动于记忆,必心痛于过往,愚者伤之更甚,智者伤而弥慧。任何痛苦无论因何而生,当我们着眼于解决问题,而非分清孰是孰非时,就把自己放在了责任者的位置,这是智慧的。此时我们会自问:我可以怎么做,事情才会变得更好?“愚人除境不除心,智者除心不除境”,总把眼睛盯在外境上,而没有真正改变自己内心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式,我们自然会不断重复过往的苦痛。
任何婚姻的失败,即便从法律和道德角度看,责任完全在对方,而从心理角度看,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家不是论理的地方,即便论理也要多多反求诸己。任何人际关系的和谐,都需要从我做起。不要觉得这样做委屈了自己——除非你不想解决问题。相反的,这样做恰好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和修为。一时做不到不要紧,只要方向对了,就不怕路远。
随时随地给别人带去美好的感觉,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。
只盯着自己的需求,会求之而不得;时时处处考虑别人的需求,就不求而自得。只关注自己需求的人,不愿承担责任,只想改造别人、控制别人,因为他的能量不够。一个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人,是不愿意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的。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,不断修炼,他的能量才会上升,从而成为智慧的责任者。一颗受了伤还愿意不断去学习、不断去医治、不断去爱的心是一颗最美的心。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修行的人,永远走在自谋幸福的路上。
如果能够做到完全无条件地接纳一个人,爱一个人,那么我们就悟出了“道”。但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,因为我们时常觉得受伤,如何去接纳?因为我们没感觉被爱,如何去爱?
真相是:当我们觉得受伤时,别人并不一定在伤害我们;当我们没有感觉到爱时,爱其实从未走远。“道”与“术”是相辅相成的。这个“道”需要通过我们不断地学习、修行,从我们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中,日积月累地训练,才能发自内心地悟出来。不学习的人永远处于不自知的状态。这个修心修行的过程就是经过正规、专业的学习,掌握相处的方法、处理问题的技巧、有效的沟通模式等这些“术”的东西,不断地用这些 “术”的东西来践行的过程。到一定的时候,“道”就自然在我们心中,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。
人生本就会历经很多,生命本来就是多色的。快乐也好,痛苦也罢,他们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。不断地经历更多,方能增加我们人生的厚度。我相信,这个世界少了任何一种颜色都会有遗憾,有痛苦的人生才是完美的。
人生何其短暂,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浪费了好长一截,是时候好好活一回了,别再让余下的生命在互相折磨中消耗殆尽。你完全可以开启另一种生活模式,让自己无条件地过得快乐、幸福、绽放。
人生从来没有太晚,努力永远不会太迟,修行的路没有起跑线也没有终点,我们一直路上。
文章来源: 家不是论理的地方……
原文链接: http://www.jiaoyu18.cn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